钱七虎:秘密“消失”16年,为国修建“地下钢铁长城”


今天是8月1日,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

 

上周三(7月27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钱七虎、聂海胜等颁授勋章和证书。

习近平同获得“八一勋章”的同志集体合影

 

“八一勋章”获得者中,杜富国是排雷英雄,聂海胜是航天英雄,他们的事迹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对于钱七虎,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年逾8旬的他,人生中的很长一个阶段,都在从事高度保密的防护工程工作,为祖国铸造“地下钢铁长城”。

 

少年壮志,矢志报国

 

钱七虎出生于1937年10月。那一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紧邻上海的江苏昆山受到殃及,人民流离失所,钱七虎的母亲在逃难途中生下他。因在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

 

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钱七虎度过了童年时光,也因目睹日军铁蹄下的满目疮痍,在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报国的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钱七虎于1954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他被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

 

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一头扎入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严守秘密,隐名铸盾

 

防护工程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在钱七虎看来,如果研制核武器等毁伤武器是在制“矛”,那么自己所从事的防护工程研究就是在铸“盾”。

 

20世纪60年代,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深处,我国原子弹、氢弹先后试爆成功。当人们欢呼雀跃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冲进核弹爆炸中心勘查现场。他们中间,就有钱七虎年轻的身影。

 

“我有任务,走了。”在那些为祖国核事业不分昼夜、紧锣密鼓的日子里,钱七虎和其他国防科技工作者一样,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从未向亲友吐露丝毫。参加核试验出发时,他往往只能给家人们留下这言简意赅的六个字。

 

由于工作高度保密且繁忙,钱七虎鲜有时间照顾家人。20世纪70年代起,他与妻子袁晖两地分居16年,有时一年只能见一面,妻子一人扛起了养育儿女和照顾家人的重担。

 

对于父母,钱七虎更是心存愧疚。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到遗憾时,满头华发的老人哽咽了。科研任务繁重,保密纪律严格,钱七虎不仅未能尽孝父母膝前,反而常常“人间蒸发”。但家人仍用无尽的爱和包容,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和事业。

1984年,钱七虎与家人合影

 

一生奋斗,无私奉献

 

战争的苦难刻骨铭心,“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几乎是钱七虎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鞭策着他们矢志不渝献青春、一生奋斗为家国。

 

20世纪80年代后,威力强大的新武器对国防工程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面对一项项防护难题,钱七虎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做出重要成绩。

 

此外,他还屡屡“跨界”,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珠港澳大桥、雄安规划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钱七虎和团队在室外爆炸试验现场

 

2019年1月,备受瞩目的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钱七虎荣获该奖。获奖后,钱七虎很快便把800万元奖金全额捐献给自己设立于家乡昆山的“瑾晖”基金,重点资助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这也是他的一贯做法,军队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何梁何利奖”奖金还有一些平时的科研项目奖励,他都捐了出来。别人问起时,钱七虎总是说:“我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钱七虎始终坚信,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他说:“我是经历过战火硝烟的人,我深知,国家不强,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要受欺负。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钱七虎在实验室指导学员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

向钱七虎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