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抓好保密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巡视试点 推动党管保密落到实处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有效方式,对全面从严治党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巡视办、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把广西作为试点地区,体现了对自治区保密系统和保密干部的充分信任。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从各个环节细节入手,认真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巡视保密专项检查的“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以查促改、以查促健的良好效果。

会议现场

争取领导重视  抓好业务培训

接到中央巡视办、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的通知后,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立即呈自治区党委阅示。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纪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均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工作实效。

按照总体部署,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自治区党委巡视办加强沟通配合,经多次会商,成立保密工作纳入自治区党委巡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出台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巡视保密专项检查的目的、范围、内容、时间、程序、方法和要求,并决定在十二届自治区党委第一轮巡视中,先选择7家单位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铺开。

紧接着,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从本单位和各地市保密局抽调10余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骨干,分组随同自治区党委巡视组进驻各被巡视单位。至此,驻点同志负责具体工作,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各处、中心当好参谋助手、做强后台支撑的格局基本形成。

为进一步帮助有关同志掌握政策,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还在巡视组进驻各单位之前,专门为大家提供系统培训,办(局)领导上阵授课,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熟悉掌握保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使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战略考量、核心要义,为确保贯彻执行政策法规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防止断章取义、曲解政策、机械执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找准工作定位  深挖细查问题

把保密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巡视内容,必须牢牢把握保密工作的政治属性,坚守政治巡视定位,不能把巡视保密专项检查变成一般的业务检查、工作督查。为此,自治区党委保密办(自治区保密局)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作为巡视保密专项检查的重点内容,紧盯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和班子成员贯彻党管保密原则、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并要求参与巡视的同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从现象看本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落实政治巡视要求,推动被巡视单位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实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同时,巡视保密专项检查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成熟的经验,必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闯出一条路子。围绕精准发现问题并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保密专项检查报告反映问题的篇幅要占80%以上等工作要求,全体参与工作同志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迎难而上、动真碰硬,根据被巡视单位的职能职责和保密工作实际,认真查阅各类文件资料,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保密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涉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必要时进行现场保密检查,深入查找被巡视单位保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将贯彻落实不够有力、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三大管理”不够扎实、失泄密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等问题,严肃认真地向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指出来,限期整改到位,彰显了巡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严守工作纪律  树立良好形象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严格执行巡视工作纪律是巡视保密专项检查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在巡视保密专项检查中,有关同志切实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严守党的各项纪律、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遵守巡视工作保密要求,杜绝跑风漏气、以巡谋私等问题。

大家在工作中十分注意方式方法,不以“钦差大臣”自居,不随意发号施令,不承担具体执纪审查任务,不越权、不越位,不干扰干预被巡视单位正常工作。坚持加强请示汇报,重大事项、重要问题、拿不准事项第一时间向巡视组组长和巡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在确保巡视保密专项检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同时,展现了保密干部的良好形象。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各有关单位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度明显提高,各级党委(党组)狠抓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强化保密“三大管理”,认真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切实消除失泄密风险隐患,为保密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一批长期困扰保密工作开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保密办主任(保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