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为国家安全保密教育打好“样”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他乘船前往刘公岛,参观了北洋海军炮台遗址、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他说,我一直想来这里,来感受一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
3年来,威海市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集聚全域资源,建成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基地——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吸引全国目光。依托该基地,6月16日,全国保密教育示范基地在刘公岛揭牌,记者赶赴现场,接受了一场国家安全保密教育的洗礼。
"国安教育"深度体验
揭牌仪式当天,威海晴空如洗。站在海岸望去,刘公岛像是镶嵌在碧海和蓝天接缝处的神秘宝石,美丽而宁静。
乘船,登岛,上午9时,全国保密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刘公岛上隆重举行。仪式上,中央保密办副主任(国家保密局副局长)王言彬对基地的未来充满期许:"希望威海以基地挂牌为契机,扎实推进保密事业科学发展,为全国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做出积极贡献。"揭牌仪式由威海市委常委、秘书长、保密委员会主任侯世超主持,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山东省委保密办主任(省保密局局长)李进友,威海市委副书记贾瑞霭。来自山东各地市的保密系统干部职工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仪式后,记者跟随参会人员正式开启了安全保密教育之旅。
全国保密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威海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而成,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便是保密教育示范基地的第一个板块。走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方正的历史建筑,灰屋檐,红漆门,古朴而严整。这座庭院原是北洋海军基地机器局、鱼雷修理所等后勤保障设施,如今"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的牌子取代了"北洋海军"旧牌,高悬门上。2400平方米的展馆中,1434张照片、上百件实物陈列和生动的文字,展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视野、思想渊源、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
参观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走到庭院深处,便到了第二个板块——"隐蔽战线•特殊力量"展馆。该展馆占地600平方米,以反窃密、防泄密为主线,通过600多张照片、73件实物陈列,充分展示了隐蔽战线在守卫国家安全中的特殊贡献。饶有趣味的是,展馆外墙每扇窗户都贴上了专题创作的保密漫画,《战争结局早已注定?清政府电报秘密被日本窃取!》《威海卫要塞的诱惑——居心叵测的溜溜贼眼有哪些?》……一幅幅生动幽默的"窗户漫画"十分吸睛。
第三个板块是最酷炫的"保密技术体验区"。在现场,工作人员向大家演示通过捕捉声源附近LED波频的改变窃取谈话内容、利用激光捕捉声源附近的物体震动窃取谈话内容等9个技术演示项目,令人大开眼界。电子触摸屏和视频播放区,则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展示了典型窃密泄密案例和视频讲座。据介绍,该展区和"隐蔽战线•特殊力量"展馆由威海市保密局负责设计,他们用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黑科技"武装了这片200平方米的展区,铆足了劲儿让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
参观完主体展馆,走出大门,波光粼粼的大海就在眼前,海岸边草坪里"国家安全"金属标语赫然在目。作为甲午海战最后的主战场——刘公岛,这座仅3.15平方公里的小岛,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梦碎。如今,这座国殇之岛,正敲响着国家安全保密的警钟。
"威海元素"融入其中
安全保密年年学、处处学,来到威海,却能有独一无二的学习体验,因为这里的安全保密教育融入了诸多"威海元素"。
威海是一个为守卫国家安全而诞生的城市,这里既有以甲午国殇、七子分离为代表的国家屈辱史,又有以天福起义、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争取民族独立和国泰民安的抗争史,还有以郭永怀为代表的献身国家安全发展的奋斗史。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都被威海融入国家安全教育之中,打造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
"基于对威海厚重的历史资源、丰富的红色元素等综合分析,我们确定了'串点成线、连线成块、覆盖全域'的思路,威海市及下辖各县市区整体联动,整合国家安全教育素材,形成了1个龙头板块、3个专题板块的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基地总体布局。"威海市委副秘书长、保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姜水告诉我们。
龙头板块,即刘公岛部分。依托刘公岛上的历史遗迹,重点打造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和"隐蔽战线•特殊力量"展馆。同时,依托"国帜三易"遗址,在岛西修建了国帜主题公园。专题板块一整合甲午战争、英租威海等历史资源,以"国家安全 警钟长鸣"为主题,包含了定远号纪念舰、收回威海卫纪念塔等场景。专题板块二整合全市红色胶东资源,打造"国家安全 来之不易"板块,包括胶东育儿所展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8个教学点。最后,整合威高集团等军民融合企业资源,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等,打造出"国家安全 关系你我"板块。
合并,串联,威海像一个擅长穿针引线的巧匠,将独有的中国近现代史元素串起,激活,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国家安全。
"威海样板"这样炼成
威海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是国内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教育基地,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必须全力打造原创的"威海样板"。
全力以赴,跑出"威海速度"。为了建成建好基地,威海市委、市政府将基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班负责推进工作。从2019年初开始谋划,2020年初启动建设,9月龙头板块主题展馆建成并试运行,迎接了第一批客人。今年6月,第二期工程也顺利完工,基地建设凭实力跑出了"威海速度"。
与此同时,基地运营管理也在一体推进。今年1月,正式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基地管理办公室,为规范基地运行管理提供了坚强保障。面对不同群体,基地还研究策划了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配套的教学、住宿等设施也已较为完善。目前,已经有来自北京、广东、江苏等160多批次、4万多人到基地参观学习。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威海在打造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上下足了功夫,也遇到不少困难。建成什么样、怎么建、怎么管等难题都需要一个个攻克,这一过程中,调研、专家论证、反复研讨一个都不能少。市委办相关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梳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基地开始规划时,尚未有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他们只得把书籍一本一本买回来,一点一点地学习整理。现在,基地推出的《国家安全 头等大事》《隐蔽战线 特殊力量》等培训教材,已经印刷成册,还有国家安全学者专程前来研讨交流。
保护建筑文脉,书写文物新语。和龙头板块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隐蔽战线•特殊力量"展馆一样,基地的许多教学点都建立在历史建筑基础上。如何利用好这些历史建筑,又不对其造成损害,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为了实现文物新用,基地在文物建筑保护修复过程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修缮方案、施工单位、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关。"我们充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确保文物建筑保持原来的形制、结构、材料和工艺,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和真实反映建筑的历史面貌。同时,创新独立体系结构(房内展厅),不与原建筑产生破坏性衔接,展示布置兼顾建筑文脉。"基地施工方山东省文旅集团相关人员介绍道。
触摸着北洋海军基地平房的石壁,接受图文并茂的国安教育;穿梭在公所后炮台的地下掩体,在影音联动和作战体验中回顾甲午海战;看着五星红旗在曾经的"国帜三易"之地缓缓升起,国家意识也随着飘扬的国旗从心底油然而起……旧址,旧事,在胶东大地上低语,唤醒了沉重的历史,最为直接地触动着人们国家安全的神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党员干部来到这里打卡国安教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