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县委办就是保密办”


  山西长治是一片红色热土。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长期驻扎,老区人民为夺取抗战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孕育了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太行精神。

这里也是一片奋进的沃土。进入新时代,在太行精神的激励下,长治保密人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保密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2019年,长治市保密局被国家保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全国保密工作先进集体"。

 

破难题

 

  和全国多数县区一样,机构不全、人员不齐是长期制约长治基层保密工作发展的最大短板。特别是在2019年,随着全市12个县(区)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基层保密工作遇到了新难题:县级保密机构全部被裁撤。一时间,基层保密工作处于"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境地。

"基层基础工作是推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石,是所有工作的根基。抓基层打基础,核心在人。没有健全的机构和匹配的人员,再好的规划蓝图都是空中楼阁。"长治市保密局局长李东霞说。

面对难题,市保密局没有退缩、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积极争取,下决心彻底补齐县级保密机构短板。他们分成3组深入各县区进行摸底,与各县区委及党委办公室领导一起商量解决对策。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完善县级保密机构的建议》,广泛征求省保密局、市编办等部门意见,最终列入了市委常委会议题,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并责成市编办具体负责落实。

  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全市12个县区均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保密技术检查中心,编制3名,彻底还清了历史欠账,使基层保密工作力量得到全面加强。

  初战告捷。为进一步解决基层保密工作的领导力量问题,他们又把目光聚焦在完善党管保密的体制机制上。2020年,市委保密委员会先后3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完善基层党管保密的具体举措:针对机构改革后保密局全部并入党委办公室的实际,按照省委书记楼阳生关于"市县委办就是保密办,市县委办主任就是保密办主任"的指示,要求全市各县区全部在党委办挂保密局牌子,党委办负责同志全部兼任保密办主任;制定印发以"五要五不"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守则》和《长治市保密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将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市委巡察内容,紧紧牵住保密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从政治巡察的高度倒逼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

  市保密局做好顶层设计,各县区积极行动,狠抓落实。比如,武乡县迅速制定出台了《中共武乡县委保密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县委保密委员会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委员职责。为充分发挥委员作用,武乡县还创新委员履职机制:建立委员"半年报告、年终述职"制度,每年7月份听取委员前半年履职情况报告,每年年底进行委员专题述职,保密委员会主任逐个点评;建立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委员履职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向县委保密委员会主任报告,必要时由主任提议召开县委保密委员会研究解决,进一步拓宽委员履职渠道,保障委员"实时、精准"履职。

  "目前,长治市县两级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均设在党委办公室,全部加挂保密局牌子,全部落实市县委办主任就是保密办主任,全部落实县级保密技术检查中心编制,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保密工作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李东霞说。

 

出实招

 

  "在山西省黎城县,至今流传着一位太行老人舍命保守八路军秘密的故事……"这是最近刊登在"长治保密在线"微信公众号一篇文章的开篇。

  今年3月,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治市保密局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百年建党 保密护航——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栏目,征集了发生在当地的红色保密故事26篇,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微信公众号连载,深受读者欢迎。

  实际上,这样的红色保密故事在长治还有很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黄崖洞兵工厂、冀南银行等长期驻扎在长治境内。在老区人民的支持和掩护下,党和军队在这里开展政治工作、军事斗争、军工生产、金融工作如鱼得水,而敌人来到这里则成了聋子、瞎子,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一直以来,长治各级保密部门都善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比如,武乡县充分发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抗战时期4个红色交通站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创新体验式、基地式、融入式、熏陶式"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每年组织县委保密委员会委员、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保密传统"等主题教育活动。

  而这次在网上集中开展保密工作优良传统教育则是首次。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新建的网上保密宣传教育平台——"长治保密在线"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该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保密宣传资讯200多条,已成为全市开展保密宣传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市县两级保密部门将保密宣传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利用网络传播广、速度快的特点,发动各级各部门将保密知识编写为快板、街舞、动漫、微电影等,借助该微信公众号轮番上阵,改变了传统保密宣传给人的刻板印象,通过通俗朴实、风趣接地气的内容和形式,让枯燥难懂的保密知识和常识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潜移默化地扩大了保密宣传的影响力。

  "针对重点人群的常规保密培训,长治同样抓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在保密宣传教育上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全国先进的经验之一。"山西省保密局局长郝永明说。

而对长治来说,宣传教育只是手段之一,他们同样看重的还有监督检查。长治的监督检查绝不搞"花架子"。他们充分整合各县区保密技术检查中心的工作力量,严格按照"不漏一岗、不漏一机、不漏一盘、不漏一人、不漏一项"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次大范围的保密检查,有力促进了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检查中,他们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疑难杂症,不惧怕矛盾问题,敢于争当主攻手,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抓。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领导和当事人,他们始终坚持国家安全和利益高于一切,敢于坚持原则,对发生失泄密案件或存在严重失泄密隐患的机关单位,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近年来,先后对1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约谈通报12人。

  几年下来,长治保密工作呈现3大转变:很多单位由不开展培训转变为主动要求培训、自主开展培训;由怕保密部门检查转变为欢迎检查、主动自查;由原来的应付检查、应付工作的风气转变为规范管理、超前防范。

 

促转型

 

  对基层保密部门来说,抓实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是重要手段,不断加强保密科技支撑体系和能力建设才是推动基层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关键所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保密部门,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加强保密科技支撑体系和能力建设特别不容易,需要"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而这种精神和韧劲在长治保密人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

  2017年,市保密局决定将原有的涉密载体销毁中心升级为保密技术服务中心。为解决场地问题,他们连续一个多月奔走协调,碰壁、再碰壁,几番周折,终于把市委大院周边的原长治日报印刷厂要到手。当时,印刷厂已搬迁,只剩下破旧的厂房和满院的垃圾。他们又多方协调,争取财政资金160万,用于厂房的加固维修和装修。

  为了高标准建设好销毁中心,他们由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带队,先后调研了国家保密局、天津市、上海市、苏州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和相关厂商,详细了解销毁设备的性能、价格,决定一步到位,保证十年不落后。随后,他们又争取市财政资金500余万元,购置了纸介质涉密载体销毁设备、消磁设备以及多媒体磁介质销毁设备,配备了移动销毁车等。

  在升级改造保密技术监管平台基础上,他们又建设了保密技术检查中心机房,购置了移动检查车,配齐了保密技术检测设备,并为市县两级配备了保密检查工具20余套。同时,他们积极筹建保密宣传教育实训平台,展示大厅已初步装修完毕,相关内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此外,他们积极推进全市保密系统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将县级保密部门纳入其中,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并新开发部署了保密自查自评管理、涉密人员、保密资质企业等基础数据库,建立建全了监管数据、管理要素关联分析和辅助决策机制,为提升保密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儿,近年来,长治累计投入经费1055万元,建立起了从"内"到"外"、从单机到网络、从市直到县(区)的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保密科技支撑体系;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儿,长治的保密科技支撑体系和能力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为全市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