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都保密处处新


  五年一盘棋,开局、中盘、收官,西安保密系统步步稳扎稳打、善作善成,不断推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斐然的成绩,既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奋斗,更彰显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这座千年古都的保密事业蓬勃向上,处处焕发着盎然生机。

精心谋划开篇  下好先手棋

  "大家深知打好开局的深远意义,所以,西安市保密工作的'十三五'规划,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闭门造车。"西安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副局长刘元成回忆起五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时,在中央决策部署和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五"时期陕西省保密事业发展规划》印发后,西安市委保密委员会高度重视,高标准制定出台了包含6大方面17项具体任务的《"十三五"时期西安市保密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下发后,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相继制定各自发展规划和贯彻实施意见,逐层安排与部署,为加强全市从上到下的保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随后,西安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经过周密研判,再将规划的6方面17项任务巨细无遗地按层级、年度进行细致分解,并体现到每年的《市委保密委员会工作要点》中。这样,既能够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又利于盯紧进度、抓好落实。有了规划这个宏观"蓝图",再加上细分后的具体时间表与任务书,西安市保密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逐步在各个方面取得建树。

在"三大管理"方面,他们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定密授权工作的通知》《西安市党政机关、涉密单位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等文件,为全市机关单位规范定密提供充分依据,实现了全市各单位定密责任人报备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定密授权工作,推进定密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完成了全市80家市级部门、46家市直机关单位,13个区县以及7个开发区的涉密人员集中审查确定工作,审查确定涉密人员近万人,并确保对涉密人员实现全过程监管;不断加大网络保密管理力度,先后制定了《网络保密防护平台管理规定》《平台报警情况处置办法》等7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责任和要求,有效遏制了违规发布涉密信息的情况发生。

  在提升保密行政执法能力方面,他们梳理公布了保密行政权责清单,依据《保密检查工作规定》《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等,确定了行政检查、泄密案件调查等相关权力事项的执行标准和程序;2019年机构改革后,主动同市司法局对接,推进保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申领工作;"十三五"期间,严格落实监督考核工作,每年都将各区县保密局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结合自查自评等工作的开展,督促指导做好保密依法行政工作。

系统建设升级走稳关键棋

 "五年里召开了7次保密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回顾"十三五"期间西安保密系统建设升级过程时,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局长王晓军介绍道,"在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西安市保密事业抓准关键时机,不断壮大队伍、增强力量,尤其是机构改革之后,更是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西安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以干代训的形式,引进了6名区县保密专干,增强了日常工作力量;2017年,增设总工程师职数1名;2018年,增加行政编制3名,并于同年对市委保密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增加市委网信办为市委保密委员会成员单位,并增补了10名市委保密委员会委员;市公安局、安全局、教育局等部门则按要求配备了专职保密干部;2019年,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西安市委机要和保密局,为市委工作机构,正局级建制,归口市委办公厅管理,行政编制达30名,保密业务方面设置3个处。同时,市委还进一步明确了区县、开发区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规格和人员配备,大力推进区县保密体制规范化建设,区县保密工作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年间,西安保密系统的人员与机构逐渐壮大变强,制度建设也欣欣向荣。他们出台了《关于保密工作补短板防风险的意见》,该意见专门针对亟待加强的问题短板提出了10项举措;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及《保密工作约谈暂行办法》,以夯实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实施了《党政机关微信使用保密管理规定》《机关单位网络新媒体信息发布保密管理规定》等,进一步明确了对机关单位的保密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投入40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4600平米的西安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业务覆盖整个关中地区,服务单位多达2000家,年销毁纸介质总量成倍增加,人员编制数也由最初的4名增加至现在的15名并增设了3个内设科室。目前,西安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无论从建设规模、机构配置,还是设施设备、处理能力,都走在了西北兄弟城市的前列。 

综合能力提升  弈活全盘棋

  做好新时代的保密工作,宣传教育、科技支撑、监督检查,一项能力都不能弱,可谓对综合实力的考量。王晓军局长曾撂下"狠话":工作上的事儿,要大胆说、大胆做,干不到全省第一,就算最差。五年来,全局保密干部铆足了劲,积极进取、奋力开拓,各项工作均呈现出新面貌。

  在监督检查方面,他们主要从加强检查和查处两方面发力:建立了分类督查机制,结合网络防护"5个平台"监控报警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各区县、开发区、市级重点保密部门等单位,以及报警信息高发的单位进行重点督查;健全了检查规范,从制定方案、印发通知、实施检查,到反馈结果、督促整改和总结通报,均有明确的检查标准和流程;逐步建立案件查处工作规则,完善调查处理方式和流程,建成了市委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市委机要和保密局牵头,纪检监察、公安、国安、网信等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不断加大查处力度。

  "保密监督检查在彰显'刚性'的同时,也不能缺乏'细腻'," 监督检查处处长卫海鹂表示,"检查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也是为了帮助被检查方把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所以,我们在进行保密检查时,还会携带整套宣教资料上门,一旦查出问题,现场分发有关学习资料,手把手指出对应内容并进行教育。"就这样,保密检查不再是单一的"冷冰冰"模式,还增加了"有温度"的帮教环节。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被检单位的态度转变了,更加积极地探索保密与业务的融合方式,常常打来电话咨询请教。

  在宣传教育方面,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坚持抓好党校和党委中心组学习这两个教育阵地,把党校主体班保密教育课落实情况、党委中心组保密专题学习情况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与组织、人社、司法等部门合作,在初录公务员培训、招录参公事业人员培训、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公务员普法考试等环节中加入保密内容;全体保密干部由局长带头,精心准备了30余个课题,"走出去"上好保密课;开发"西安保密普法在线"考试平台,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涉密人员保密法治考试,注册学习总人数达到77295人;"西安保密"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6299人……

  在保密科技方面,不得不提到一场振奋人心的比赛。2020年,西安市委机要和保密局组队参加第二届全国网络保密技术检查监督技能大赛,发挥出色,荣获优秀奖,并在参赛的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这场比赛直到现在还激励着我们,"技术监管处处长朱爽在介绍时仍心潮澎湃,"比赛时,我们一度落后,队员们反复调整,终于找对了状态,而且越答越'嗨'。场内的他们,每做对一道题就高吼着击掌庆祝;场外的我们,也按捺不住兴奋之情,几度跟随赛事起伏红了眼圈、喊哑了嗓子。"

  "谋事如棋局局新,局部和阶段性的胜利不代表完结,刚刚落下的收官之子亦是我们的开局之子。望向下一个五年,西安保密工作者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信心满怀。"王晓军局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