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的思考


企业保密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随着三轮保密资格认证工作的深入推进,企业保密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模式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但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企业保密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随着三轮保密资格认证工作的深入推进,企业保密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模式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但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如,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它既是军工企业保密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也是保密管理的难点和短板。为进一步加强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相关文件,对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涉密科研项目运行与保密工作要求紧密结合,但在企业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涉密科研项目全寿命周期保密管理机制未得到有效落实。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密管理职责不明确。"业务谁主管,保密谁负责"是保密管理的基本原则,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业务主管部门、项目承制单位、各级项目参与人员都负有相应的保密职责,但一些科研项目由于研制周期长、参研单位多,导致保密责任复杂,职责混乱,项目管理与保密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2.参研人员管理不严格。项目立项研制时未对参研人员进行保密审查、教育培训和登记备案,未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参研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有的涉密科研项目知悉范围界限不明确,控制不够严格;有的人员在项目立项或在项目研究阶段调动、辞职;有的未经批准安排新入职学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有关工作,涉密科研项目存在一些不安全的风险因素。

3.定密管理不规范。定密是保密管理工作的源头,定得准才能管的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对总体定密,对项目的分系统或产品没有进一步规范和要求,定密细目过于宽泛粗放;文件拟制人与定密责任人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存在"凭感觉、凭判断"定密的问题。

4.过程管控不到位。在项目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科研试验、密品管理、涉密会议管理等保密要求未得到有效落实,过程文件和电子文档存在归档不及时。

 

工作措施

加强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要坚持"四个必须",做到责任明确、过程严密、保障措施完善。

1.必须建立健全保密责任体系。项目在申报立项时,应自上而下逐级明确各部门、参研人员的保密职责,将保密管理职责以分工表的形式细化为领导职责、归口管理职责及实施职责,与项目研制任务分工同部署、同安排,要将保密职责落实情况纳入责任书和军令状。各涉密科研项目应设置项目保密员,及时组织开展项目参与人员保密培训教育,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保密管理部门。

2.必须规范定密管理工作。要把定密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下达研发任务时,要同步完成项目的密级审批,使项目负责人及参与项目研发的技术人员在接受任务时,就明确该项目的密级,为做好涉密项目的过程保密管理和随后产生的各类技术档案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负责人结合项目密级,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涉密事项细目,明确知悉范围。研发过程中,对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要实施严格的定密审批流程并进行管控,确保输出文件定密的准确性。

3.必须加强涉密人员管理。严格项目参与人员的审查审批,加强培训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除定期组织领导干部、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法律法规、案例教育、保密素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外,还应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融入有针对性的保密教育。如涉密项目及文件资料定密知识、外场试验、涉密活动、对外宣传报道等保密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保密教育落实到科研生产的方方面面,实现各类人员由"要我保密"到"我要保密"的转变。

4.必须强化过程保密管理。要将保密管理贯穿于军工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的全过程,使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同步进行,保证项目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载体、每一项活动都处在保密管理之下,业务部门与保密管理部门协同一致,加强配合,在业务工作中抓保密,以保密促进业务流程的完善。

加强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确保涉密科研项目安全保密,任重道远,军工企业要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努力把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工作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做出应有贡献。